你是不是這樣的家長, 孩子忘記帶作業本了, 留在家裡的你,放下手邊的事情, 火速趕往學校, 就是因為擔心孩子沒帶作業而被批評。
周末孩子要去同學家玩兒, 本來都在一個小區,只是不同的樓, 但你不放心孩子一個人過去, 雖然說不上是因為什麼擔心一個已經是高年級的孩子, 還是要去送一趟他。
孩子有個問題不會,你放下手裡的活兒,走到孩子面前,幫他解決了這個難題。 孩子的問題被及時的解決了。
這樣的家長是孩子的守護神、超人、救火隊員。 但是對於孩子來講真的這樣的家長就是完美家長了嗎?
因為及時的拿到了家長送來的作業本, 他沒有被批評。 因為他知道下一次如果還忘記了, 爸爸媽媽也一定會及時的趕過來送到他班上。
孩子外出的時候不論去哪兒都讓爸媽陪著, 於是他失去了自己過馬路,自己騎車去同學家的機會, 雖然沒有發現哪裡不對, 只是我們的孩子終歸有一天要離開我們外出的。
又一次孩子問你問題的時候, 你沒有及時的回答他, 他變得很急躁, 抱怨為什麼不能及時的幫他找到答案。
現代人都很忙碌, 有時候我們因為自己的忙碌而沒有時間陪伴孩子, 家長的心裡會覺得愧疚, 於是我們盡量的滿足孩子的願望。 不知不覺地我們掉進了家長陷阱里。
在《讓孩子學會思考》中達琳·斯威特蘭和羅恩·施托爾伯格兩位作者舉出了5種家長陷阱。
1、 解救陷阱:作為家長我們是「擺平一切」的超人, 無論遇到什麼難題, 只要娃有需求, 我們隨時出來解決各種問題, 孩子的學習問題,家長解決,孩子的社交問題家長擺平;孩子跟其他小朋友鬧矛盾了, 家長立刻幫忙解決了孩子的矛盾。我們就是他們的超級英雄, 隨時出現。
2、 火速陷阱:家長滿足孩子的要求,彷彿阿拉丁神燈的燈神一樣,孩子不需要等待, 就能即刻實現願望。 就好像手機搜索器一樣, 輸入你想知道的問題, 答案立即出現。孩子無法體會到等待是什麼, 也不會明白這些其實是來之不易的。
3、 壓力陷阱:因為害怕孩子會落後,不顧一切的推動孩子向前沖, 為孩子安排好一切的事情。 給孩子報了補習班,特長班,只是因為我們擔心他們會落後, 卻沒有考慮到孩子是不是真的有興趣愛好。
4、 給予陷阱: 因為童年裡有什麼玩具沒有玩兒過, 覺得不能讓孩子也有這種遺憾, 孩子想要什麼當時就給買來送到孩子面前。 當孩子提出請求時,輕易滿足孩子的需求, 他們不需要等待, 就能實現自己的願望。
5、 負罪陷阱:因為內心的負罪感和不安感,家長衝動行事。 這樣的會減輕內心的負罪感。
在暑期檔的《小歡喜》裡面, 幾個孩子高三的生活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不單單是因為他們的高三的學生, 更因為這部劇裡面的孩子, 也許就是你、我、他當年的樣子。
1、包攬下所有的事情, 「我都是為了你好啊」
高三的喬英子是個成績優秀的孩子, 有著讓人羨慕的成績, 課外她還熱愛天文知識,希望以後能有機會考取南大的天文系。 她的媽媽在一位優秀的老師, 年輕的時候也是學霸, 對於孩子的學習, 她很有自己的一套, 能通過每天的作業題看出孩子哪些不足, 及時的幫孩子補充提高。 她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精力和心血, 她最長掛在嘴邊的也是「我這是為了你好啊。」
確實是這樣, 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她擔心英子玩兒樂高會影響學業,不讓她玩兒玩具了;擔心她在天文館的活動影響學習, 多次勸說她不要去參加了;因為在喬衛東家裡看到英子和小夢有說有笑而遷怒英子,兩人冷戰了很多天;還為了英子的高考志願,特地找了以前的同學,詢問報考志願的事情。
她一手包攬了孩子的所有問題, 只是這樣的壓力之下,英子生活的並不快樂, 跟宋倩的對話中也總是藏著一些什麼。 宋倩燉了燕窩,做了海參粥, 明明不喜歡吃, 卻不敢直接說出來。 宋倩出門的之後,立即跑到垃圾桶把海參吐了出來。
一句「我這都是為了你好啊。」讓孩子背負了多少的壓力, 最終在英子抑鬱症爆發想要跳海的時候, 她還是哭著說「你為什麼非要去南大上學啊?」 孩子的人生,需要家長的參與, 卻不需要我們為他們包攬全部。
2、孩子的一切願望我都想滿足, 我想讓她開心啊
英子的爸爸喬衛東, 由於孩子小的時候夫妻倆離婚了, 也在孩子高三的一年搬到了同一個小區居住, 跟媽媽的不同之處在於, 他滿足孩子的願望, 想玩兒樂高, 就買來了一整套玩具,陪著孩子拼積木。 不想上學, 想在家玩兒積木, 就給老師打電話,騙老師說孩子生病。 英子不想去參加講座,就打電話給班主任, 騙老師說去醫院檢查看病。 孩子的所有要求,不論是不是對的, 他都幫著孩子實現。
他曾經跟好友方圓講, 這樣是擔心孩子壓力大,為了是讓女兒能高興一些, 而不是整天做這個作業, 做那個卷子。 孩子高興最重要了。 誠然他的出發點是想給孩子最好的, 只是他的無條件的好, 也是盲目的不記對錯的。
3、擔心孩子考不了好成績,看到孩子成績不好就警鐘大作,亂了方寸
在文潔和方圓家, 兒子方一凡學習成績並不好, 高三的期中考試,比上一次考試提升了50分, 一家人出門慶祝的時候,文潔高興的幻想著, 以後每次考試都能提高分數, 這樣高考的時候考一所好大學完全沒問題了。在接到老師的電話,提到期中題目普遍的難度低, 很多孩子都比平時成績要好,雖然分數高了, 但並不代表成績上去了。
心急之下的文潔拉著孩子就去了宋倩的培訓機構, 當時就想給孩子報上所有的補習班, 每天放學就來補習,寫完作業再回家。
面對孩子的成績出現問題的時候, 相信每個家長都是焦慮的。 只是這種做法最後讓方一凡也很惱火,母子倆不歡而散。
每個家長心想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 所以我們才是焦慮,達琳·斯威特蘭和羅恩·施托爾伯格專門提到了讓家長擺脫陷阱的方法。
1、 定製等待的規則
當我們的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 我們當然要伸手幫忙, 但也要讓孩子明白, 當你尋求他人幫助的時候, 你需要學會等待。 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阿拉丁神燈的燈神一直在等待你的召喚, 隨時幫你解決問題。
如果你需要其他人幫助的時候, 要學會等待, 等待別人幫自己手頭的事情做完, 這個時候才能來幫助你解決問題。
等待是一種常態, 自己是家庭的一員,而不是中心, 不會所有的人都圍著你轉。
2、 定期給孩子提供一些自己解決問題的決定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日常的時候可以和孩子討論一些問題的解決方案,給孩子提出一些解決的方法, 當他遇到難題的時候,他會自己尋求解決辦法。
當他遇到難題的時候, 不妨提出建議,讓孩子自己解決。 比起從天而降的超人, 我們更希望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能獨立。
3、 讓孩子自己摸索問題的解決之道
我們總是圍在孩子的周圍, 告訴他這個不對, 那個危險。 如果不是一次沒有注意腳下的石頭摔倒, 估計家長怎麼告誡, 他還是不會記住,要注意石頭這件事情。
孩子遇到難題的時候也是, 充當超人並不是最好的辦法, 與其火速的解決了孩子的難題, 不如讓他自己去摸索著尋找答案。
還記得他學走路的時候的樣子嗎? 我們慢慢的放開了手, 他自己搖搖晃晃的邁著步子向前,適當的放手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
4、 讓孩子去承受自己的行為或者選擇的結果
讓孩子自己面對拖延、得了低分、逃課等事情的後果。 家長把孩子的日程安排的滿滿的,我們擔心他們不會管理時間, 不會自己制定計劃,擔心他們的時間管理有問題, 於是大包大攬了一切。
但當孩子真的需要一個人面對問題的時候, 他完全沒有這樣的經驗, 無形之中家長剝奪了孩子自己做出選擇判斷, 自己管理時間,制定計劃的權利, 他們由於信心不足而不知所措。 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想法, 也不知道如何制定自己的計劃。
《讓孩子學會感恩:家長能教的最重要的事》是一本家長的工具書, 讓你擺脫五種家長陷阱。 當我們的孩子遇到難題的時候, 我們不再是超人, 不再從天而降, 也不是火速到達的。 我們的孩子需要學會的是解決問題, 我們是給予建議和指導的, 而不是大包大攬一切的人。 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不是我們是他們身邊的超人, 而是在他們遇到難題的時候, 我們教會過他們怎麼尋找方法。
別再幫孩子包攬一切,不做「超人「,孩子會越來越獨立
你是不是這樣的家長, 孩子忘記帶作業本了, 留在家裡的你,放下手邊的事情, 火速趕往學校, 就是因為擔心孩子沒帶作業而被批評。
周末孩子要去同學家玩兒, 本來都在一個小區,只是不同的樓, 但你不放心孩子一個人過去, 雖然說不上是因為什麼擔心一個已經是高年級的孩子, 還是要去送一趟他。
孩子有個問題不會,你放下手裡的活兒,走到孩子面前,幫他解決了這個難題。 孩子的問題被及時的解決了。
這樣的家長是孩子的守護神、超人、救火隊員。 但是對於孩子來講真的這樣的家長就是完美家長了嗎?
因為及時的拿到了家長送來的作業本, 他沒有被批評。 因為他知道下一次如果還忘記了, 爸爸媽媽也一定會及時的趕過來送到他班上。
孩子外出的時候不論去哪兒都讓爸媽陪著, 於是他失去了自己過馬路,自己騎車去同學家的機會, 雖然沒有發現哪裡不對, 只是我們的孩子終歸有一天要離開我們外出的。
又一次孩子問你問題的時候, 你沒有及時的回答他, 他變得很急躁, 抱怨為什麼不能及時的幫他找到答案。
現代人都很忙碌, 有時候我們因為自己的忙碌而沒有時間陪伴孩子, 家長的心裡會覺得愧疚, 於是我們盡量的滿足孩子的願望。 不知不覺地我們掉進了家長陷阱里。
在《讓孩子學會思考》中達琳·斯威特蘭和羅恩·施托爾伯格兩位作者舉出了5種家長陷阱。
1、 解救陷阱:作為家長我們是「擺平一切」的超人, 無論遇到什麼難題, 只要娃有需求, 我們隨時出來解決各種問題, 孩子的學習問題,家長解決,孩子的社交問題家長擺平;孩子跟其他小朋友鬧矛盾了, 家長立刻幫忙解決了孩子的矛盾。我們就是他們的超級英雄, 隨時出現。
2、 火速陷阱:家長滿足孩子的要求,彷彿阿拉丁神燈的燈神一樣,孩子不需要等待, 就能即刻實現願望。 就好像手機搜索器一樣, 輸入你想知道的問題, 答案立即出現。孩子無法體會到等待是什麼, 也不會明白這些其實是來之不易的。
3、 壓力陷阱:因為害怕孩子會落後,不顧一切的推動孩子向前沖, 為孩子安排好一切的事情。 給孩子報了補習班,特長班,只是因為我們擔心他們會落後, 卻沒有考慮到孩子是不是真的有興趣愛好。
4、 給予陷阱: 因為童年裡有什麼玩具沒有玩兒過, 覺得不能讓孩子也有這種遺憾, 孩子想要什麼當時就給買來送到孩子面前。 當孩子提出請求時,輕易滿足孩子的需求, 他們不需要等待, 就能實現自己的願望。
5、 負罪陷阱:因為內心的負罪感和不安感,家長衝動行事。 這樣的會減輕內心的負罪感。
在暑期檔的《小歡喜》裡面, 幾個孩子高三的生活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不單單是因為他們的高三的學生, 更因為這部劇裡面的孩子, 也許就是你、我、他當年的樣子。
1、包攬下所有的事情, 「我都是為了你好啊」
高三的喬英子是個成績優秀的孩子, 有著讓人羨慕的成績, 課外她還熱愛天文知識,希望以後能有機會考取南大的天文系。 她的媽媽在一位優秀的老師, 年輕的時候也是學霸, 對於孩子的學習, 她很有自己的一套, 能通過每天的作業題看出孩子哪些不足, 及時的幫孩子補充提高。 她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精力和心血, 她最長掛在嘴邊的也是「我這是為了你好啊。」
確實是這樣, 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她擔心英子玩兒樂高會影響學業,不讓她玩兒玩具了;擔心她在天文館的活動影響學習, 多次勸說她不要去參加了;因為在喬衛東家裡看到英子和小夢有說有笑而遷怒英子,兩人冷戰了很多天;還為了英子的高考志願,特地找了以前的同學,詢問報考志願的事情。
她一手包攬了孩子的所有問題, 只是這樣的壓力之下,英子生活的並不快樂, 跟宋倩的對話中也總是藏著一些什麼。 宋倩燉了燕窩,做了海參粥, 明明不喜歡吃, 卻不敢直接說出來。 宋倩出門的之後,立即跑到垃圾桶把海參吐了出來。
一句「我這都是為了你好啊。」讓孩子背負了多少的壓力, 最終在英子抑鬱症爆發想要跳海的時候, 她還是哭著說「你為什麼非要去南大上學啊?」 孩子的人生,需要家長的參與, 卻不需要我們為他們包攬全部。
2、孩子的一切願望我都想滿足, 我想讓她開心啊
英子的爸爸喬衛東, 由於孩子小的時候夫妻倆離婚了, 也在孩子高三的一年搬到了同一個小區居住, 跟媽媽的不同之處在於, 他滿足孩子的願望, 想玩兒樂高, 就買來了一整套玩具,陪著孩子拼積木。 不想上學, 想在家玩兒積木, 就給老師打電話,騙老師說孩子生病。 英子不想去參加講座,就打電話給班主任, 騙老師說去醫院檢查看病。 孩子的所有要求,不論是不是對的, 他都幫著孩子實現。
他曾經跟好友方圓講, 這樣是擔心孩子壓力大,為了是讓女兒能高興一些, 而不是整天做這個作業, 做那個卷子。 孩子高興最重要了。 誠然他的出發點是想給孩子最好的, 只是他的無條件的好, 也是盲目的不記對錯的。
3、擔心孩子考不了好成績,看到孩子成績不好就警鐘大作,亂了方寸
在文潔和方圓家, 兒子方一凡學習成績並不好, 高三的期中考試,比上一次考試提升了50分, 一家人出門慶祝的時候,文潔高興的幻想著, 以後每次考試都能提高分數, 這樣高考的時候考一所好大學完全沒問題了。在接到老師的電話,提到期中題目普遍的難度低, 很多孩子都比平時成績要好,雖然分數高了, 但並不代表成績上去了。
心急之下的文潔拉著孩子就去了宋倩的培訓機構, 當時就想給孩子報上所有的補習班, 每天放學就來補習,寫完作業再回家。
面對孩子的成績出現問題的時候, 相信每個家長都是焦慮的。 只是這種做法最後讓方一凡也很惱火,母子倆不歡而散。
每個家長心想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 所以我們才是焦慮,達琳·斯威特蘭和羅恩·施托爾伯格專門提到了讓家長擺脫陷阱的方法。
1、 定製等待的規則
當我們的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 我們當然要伸手幫忙, 但也要讓孩子明白, 當你尋求他人幫助的時候, 你需要學會等待。 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阿拉丁神燈的燈神一直在等待你的召喚, 隨時幫你解決問題。
如果你需要其他人幫助的時候, 要學會等待, 等待別人幫自己手頭的事情做完, 這個時候才能來幫助你解決問題。
等待是一種常態, 自己是家庭的一員,而不是中心, 不會所有的人都圍著你轉。
2、 定期給孩子提供一些自己解決問題的決定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日常的時候可以和孩子討論一些問題的解決方案,給孩子提出一些解決的方法, 當他遇到難題的時候,他會自己尋求解決辦法。
當他遇到難題的時候, 不妨提出建議,讓孩子自己解決。 比起從天而降的超人, 我們更希望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能獨立。
3、 讓孩子自己摸索問題的解決之道
我們總是圍在孩子的周圍, 告訴他這個不對, 那個危險。 如果不是一次沒有注意腳下的石頭摔倒, 估計家長怎麼告誡, 他還是不會記住,要注意石頭這件事情。
孩子遇到難題的時候也是, 充當超人並不是最好的辦法, 與其火速的解決了孩子的難題, 不如讓他自己去摸索著尋找答案。
還記得他學走路的時候的樣子嗎? 我們慢慢的放開了手, 他自己搖搖晃晃的邁著步子向前,適當的放手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
4、 讓孩子去承受自己的行為或者選擇的結果
讓孩子自己面對拖延、得了低分、逃課等事情的後果。 家長把孩子的日程安排的滿滿的,我們擔心他們不會管理時間, 不會自己制定計劃,擔心他們的時間管理有問題, 於是大包大攬了一切。
但當孩子真的需要一個人面對問題的時候, 他完全沒有這樣的經驗, 無形之中家長剝奪了孩子自己做出選擇判斷, 自己管理時間,制定計劃的權利, 他們由於信心不足而不知所措。 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想法, 也不知道如何制定自己的計劃。
《讓孩子學會感恩:家長能教的最重要的事》是一本家長的工具書, 讓你擺脫五種家長陷阱。 當我們的孩子遇到難題的時候, 我們不再是超人, 不再從天而降, 也不是火速到達的。 我們的孩子需要學會的是解決問題, 我們是給予建議和指導的, 而不是大包大攬一切的人。 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不是我們是他們身邊的超人, 而是在他們遇到難題的時候, 我們教會過他們怎麼尋找方法。